世界上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·达里奥在《原则》一书中,讲述了他的经济模型。
经济虽然看起来复杂,但其实是以简单和机械的方式运行的。经济的波动,底层是生产率的提升曲线,叠加长期债务周期和短期债务周期。虽然生产率在长期内最关键,但信贷在短期内最重要。
具体到5~8年,虽然我们大部分人能够感受到波动,但由于离波动太近,每天、每周都身临其境,通常不认为这是周期。
我们对元宇宙的看法也是如此。看到Roblox上市,我们会惊呼元宇宙要来了;看到Meta市值蒸发,我们又会感叹元宇宙要完了…我们倾向于高估新技术的短期影响,也倾向于低估由新技术引发的结构性转变对竞争格局的长期影响。
无论我们如何期待、炒作或者唱衰,技术演进的底层逻辑和规律就在那里,不会改变。这篇文章,我们一起来尝试探讨元宇宙演进的逻辑和规律:
产业元宇宙可能先于消费元宇宙成熟
产业元宇宙的成熟度由AIoT决定
产业元宇宙先于消费元宇宙成熟
2C和2B最大的不同,是B端用户可以说出自己想要什么,而C端消费者说不出来。哪怕说出来,也可能不是真实需求——这是华为公司在复盘智能手机的研发过程时,做出的总结。
比如在智能手机刚刚兴起那会儿,调查问卷显示消费者不是特别看重拍照功能,所以当时很多人都认为,摄像头有500万像素就足够了。结果不到一年,手机就进入了800万像素时代,而且如今拍照功能甚至还成了许多手机的核心卖点。
对于2C,元宇宙还是一个比较遥远的愿景理念,对于2B,产业元宇宙更接近于一整套的技术概念,而不是一个新产品或者新产业。
如果将元宇宙视为一个新产品或者新产业,情况非常复杂。作为2C端消费元宇宙的典型案例,15年前诞生的“第二人生”的经历颇具代表性。最初她一度被视为互联网的未来,并在2007年达到了活跃用户数过100万的高峰,但随后发展停滞,20-30%的初次用户此后从未回来过,一度沦为被废弃的“遗迹”。
“第二人生”的创始人罗斯代尔复盘了他在实践2C元宇宙中的六个教训:
人们没有必须留在虚拟世界的理由。
元宇宙中的创作者没有足够的经济回报,很少有创作者可以真正以此谋生。
技术挑战仍然是元宇宙普及的巨大障碍,元宇宙的学习成本很高、用户的交互界面复杂、VR头显携带并不方便、大型的多人在线平台对算力提出更高的要求。
虚拟世界对某些人群来说依然难以接受,需要一个漫长的观念转变的过程。
身份识别很难,规则制定也一样不好做,“第二人生”中出现了很多违反道德的现象。
元宇宙不一定要无处不在,实际上也不该如此。
罗斯代尔认为,虚拟世界存在的目的是给予人们启示、启发人们的创造精神,在必要的时候给人们一个精神家园,而不是要完全替代真实世界的一切。未来人类终将实现元宇宙的美好愿景,但是实现之路会非常漫长,今天所面临的困难也是不容忽视的。
2C对于技术的要求更多维,往往要求的是过剩的技术,就是那些今天已经成熟到非常廉价的技术。无论是人工智能,还是虚拟现实,它们的早期阶段都是先在2B场景中应用,然后再到2C领域普及。
如果将元宇宙看待为一套技术概念,那么就有可能与2B的某些场景和需求相匹配。因为很多行业的痛点不是因为新技术的诞生而产生,而是已经存在多年。新技术的涌现,可以为原有的痛点和需求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。
2C端产品通常面临激烈的竞争,用户选择多,购买带有很强的感性因素,对产品体验的要求高。但是2B端用户则相对理性慎重,关注的核心在于价值创造,更提倡理念和技术上的创新。
在2B领域,大家面对的是场景和对象,是确切的物理系统,这个系统中的组织关系和任务也是明确的。比起2C的创造性而言,产业元宇宙更强调可视化、准确性和调优性,比起构建新的场景和体验而言,产业元宇宙更关注确切场景。
在2B元宇宙中,用户更愿意为解决问题所创造的价值买单。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…应用这些技术不是目的,解决产业痛点问题才是目的。数据不能标准化是痛点、质量需要提升是痛点、资源浪费是痛点…产业元宇宙需要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和获取价值。
我们一般认为2C对于新技术的接受是最快的,但是之前的经验表明,事实恰恰相反,2B对于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更高,渗透速度也更快。
元宇宙先作为一套技术组合在产业中应用,再逐步演进为新产业,乃至下一代互联网,或许是一条可行的发展道路。
产业元宇宙的成熟度由AIoT决定
第一部分,我们分析了产业元宇宙有可能先于消费元宇宙成熟,这一部分,我们将看到产业元宇宙自身的演进也将遵循一定的次第顺序。
回顾过去,无论是IT、互联网、移动互联网,每个产业的成熟都遵从固有的阶段划分。首先是基础设施的完善,其次是平台工具的丰富,之上才有产生创新应用的环境和土壤。
只有先构建好蕴育新应用、新服务、新模式的基础设施和环境,才能源源不断的激发各种模式创新。
以“滴滴”和“抖音”等应用的出现为例,它们都是4G时代的产物,是在4G网络和智能手机普及率突破临界点之后,才形成了能够蕴育它们的环境。
2008年,国际电信联盟指定一组用于4G标准的要求,命名为IMT-Advanced规范。2013年底,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、中国电信颁发“LTE/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(TD-LTE)”经营许可牌照。
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,2014年10月,三大运营商4G基站总数累计达到70万个,4G用户超过4300万。2014年底,4G用户总数已达9728万户。2015年初,4G用户数超过3G。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,全国4G用户数达到5.3亿,这个数据超过了欧美总和。
3G时代,提供出租车预约服务的APP开始酝酿。2014年,嘀嘀打车更名为“滴滴打车”。从只能预约出租车,逐步发展到可以预约快车、专车、代驾等出行服务。截至2021年,滴滴出行用户达5.8亿。
抖音于2016年上线,原基础是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。2018年第一季度,抖音在苹果App Store下载量达4580万次,字节跳动CEO张一鸣称其成为全球下载量最高的苹果手机应用。
可以看到,产业的成熟是一个自底向上逐渐发展的过程,是一个三角形,越是贴近底层的基础设施所触及的用户量和设备数越大。
产业元宇宙的发展逻辑也是遵从同样的规律,基础设施的成熟是先决条件。按照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元宇宙七层架构,基础设施层包括AIoT、5G、Wi-Fi 6、3D打印、区块链等技术,正是这些技术支撑了元宇宙中的沉浸式体验、经济体系和创意内容。
AIoT位于底层基础设施的位置,她的成熟度对产业元宇宙起到决定性所用。
写在最后
图:高通对于为下个十年产业规模的判断
看到这里,你可能会问,既然产业元宇宙可能会先于消费元宇宙成熟,那么何时是入手产业元宇宙的最佳时机?
也许这个时机不会出现。
每年Gartner都会发布技术的成熟度曲线,几乎每种技术都会经历过山车一般颠簸的旅程,就连Gartner自己也有失误的时候,比如曾经预测“2020年将有260亿物联网设备”,这一论断就被事实打脸,对此我曾做过分析。
既然Gartner这样专业的机构都会在判断中出错,我们做好择时,踩中产业的发展节奏更是难上加难。
所以与其预测未来,不如在潮流中寻找相对的确定性。
如何寻找确定性?
产业元宇宙的发展或许可以从AIoT此前的历程中学习一二。
参考资料:
1.7个维度,系统分析2B和2C产品的差异,作者:小麦,来源:人人都是产品经理woshipm.com
2.风靡全球的《第二人生》为什么失败,作者:天骄,来源:全球风口
3.PPTV创始人姚欣:创业十年三起三伏,我对科技创业者们有几点忠告,来源:造就
4.SpecialReport – Metaverse: overhyped or the next internet revolution?作者:Stéphane Monier,来源:Lombard Odier Private Bank
5.Chipmakersare set to be ‘winners’ as the metaverse takes off,作者:Weizhen Tan,来源:CNBC
6.WhatThe Metaverse Needs To Learn From Manufacturing,作者:Dan Gamota,来源:Forbes Technology Council